读后感或观后感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一】
我相信很多人在赵薇要拍这部电影之前都看过这部小说,很不幸,由于拖延症我一直没看完整部小说,但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有兴趣再去把小说看一遍。
看完电影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青春不是小说作者写的那个青春,而更像是导演赵薇的青春,电影中郑薇大学的年代被赵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改动是我不喜欢的,也许这样的大学生活赵薇更加熟悉,拍的更得心应手,但这样时代的提前却造成了与大学毕业后的时代落差感,给我一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毕业就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感觉。
整部电影的校园时代是拍的很好的一个部分,校园的生活,郑微的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从入学到毕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笑料不断,当陈孝正对郑薇说出那句“你神经病啊”,配合赵又廷的动作更是爆笑全场,赵薇对校园时代的把握的却不错,情节顺畅没差错,也比较符合小说的节奏,碍于审查,赵薇把多处少儿不宜的地方都改动了。
到了毕业后,赵薇在剪辑上就没有处理好,过于林乱,韩庚这个角色不够饱满,毕业后的剧情应该很催泪,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演员的选择上赵又廷表现不错,韩庚碍于戏份差一点,杨子姗就是一年轻版的赵薇,也不失望。
最后对于赵薇的第一部导演作品,我想说的是赵薇很幸运,她比其他第一次拍电影的人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很多地方对于赵薇来说也是没有做好的,比如电影中的配乐,比如后半部分的剪辑。
《活着》读后感和观后感【二】
好久没看电影或是看书流这么多眼泪了,从昨晚看了张艺谋的〈活着〉,到这天一口气又把余华的小说原版看完了,心中总有种莫明的东西在压抑着很难受,又不明白怎样表达,在但是瘾的状况下又在网上搜着看了几篇观后感,找些共鸣,总感觉有同感但又不一样。
电影的结局和小说比起来就温情多了,其码它把二喜和苦根给观众留下了,感谢张导,什么艺术价值、什么文学价值的就留给小说吧,毕竟电影要迎合一下大众的口味和顾虑一下观众的反映,就如张导说的,个人在制度面前太渺小了,电影虚化了很多东西,这是张导的无奈,显然也不是余华本人想要表达的,然并卵,还是没公映。
富贵,多接地气的名字啊,可命运对他相对于名字来说太讽刺了,在赌博输掉家产、气死老爷子后,杯具也拉开了序幕。接二连三的亲人离世,苦痛的人生也离“富贵”二字也越来越远。其实他个人并不坏,或者说并没有坏得彻底,他明白感恩,在家珍回来后,他是感激的,也学会了疼老婆和孩子,他明白要养老母亲和女儿,他并没有坏的彻头彻尾。
说实话,有庆死的时候我是怪他的,如果他不把孩子拉起来上学,也许有庆能逃过那一劫,看了小说,明白有庆是被抽血抽死的,不仅仅不寒而栗,多惨忍的杀人手段啊,多可爱善良的孩子啊,他和妈妈、姐姐一样勤快、懂事,虽然电影中镜头不多,从几件小事足以让观众爱上这个孩子,但就这样没了,没有一丝的反抗,傻孩子!老实巴交的'父母,老实的孩子,又能怪谁呢,富贵夫妇把帐记到了春生头上,但是真的怪春生吗?还是怪那个狗屁医生?谁又把那样的医生放在人命关天的位置上的呢?家珍在春生死后也说了,有庆的死不能怪春生,可谁又该为这一切负责呢。
在凤霞死的时候,除了难过,我还是有点怪富贵的,本来已经费了好大劲把有经验的老大夫从牛棚里弄出来,可却因为吃了他买的七个镘头出了问题,没能在凤霞死的时候帮一点忙,好无助啊当时,到底是意外还是必然呢,找来找去找不到原因,这就是当时穷苦人民的命!
有庆和凤霞都死在了生孩子时的意外,有庆是县长夫人生孩子大出血,被抽血抽死了,凤霞死在了自我生孩子大出血,在那样的医疗环境下这就是穷苦女人的命,只能抗着,活着的人掩埋了尸体还要之后活下去。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不为了别的。
春生上吊了、家珍也去世了,二喜在工地被砸死了,苦根因为多吃了煮的豆子噎死了,最后只有一个人,一头牛两个富贵相依为命,但余华想要表达的是痛苦吗,显然不是,其实富贵经过了亲人一个个离去的痛苦后,并没有逃避或是痛不欲生,相反他是乐观的,并不忌讳谈起他们,就像他们从没离去一样,在喊老牛的时候他会把他们都喊一遍,二喜、有庆、家珍、凤霞、苦根、还有富贵自我,他就当自我还和他们一齐在干活一样,他们并没有离去,他们一向在一齐。
也许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吧,虽然困苦,但也要乐观的活下去,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