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过中秋》教案

时间:2024-04-10 22:37:19
《过中秋》教案

《过中秋》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中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中秋》教案1

活动目的:

1、了解过中秋这一习俗。

2、培养学生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重难点:

培养学生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2、学生全国各地过中秋的不同习俗。

3、每人搜集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4、每人准备一个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在我们这儿,过中秋时全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吃顿饭,然后到晚上一起吃月饼和赏月,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

二、新课

师:上个星期老师要求大家去收集有资料,都准备好了吗?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生(齐答):准备好了。

生1:上。

生2:去问老前辈。

生3:找有关中秋节的书。

1、学生畅谈中秋节的美丽传说,并把相关的图文资料展示看。

2、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并把相关的图文资料展示看。

3、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朗诵一遍,并把各自不同的诗进行,制成班级小册子,进行收藏。

4、(播放音乐《十五的月亮》)吃月饼。

三、布置作业

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赏月,并把你自己赏月时的心情用笔写下来,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打油诗。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师预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过中秋》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几种形状、包装、口味不同的月饼。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要过节了,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

(幼儿回答,引出中秋节)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月饼,引出中秋节的特色食物。

教师:这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啊?

教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吃团员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

2、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特色食品。

教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传说吗?

(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那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呢?月饼都有哪些形状的?

(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内容)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

(让幼儿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

3、月儿品尝月饼,知道月饼的口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等会分给每位小朋友尝一尝,吃了月饼之后要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分发月饼)

教师:好了,月饼好吃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了,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转动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最开心的是,我们还品尝了味道不同的月饼,月饼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师没有全部带来,不过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小朋友们在家里过节的时候,可以边赏月边吃好吃的月饼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预设的活动目标基本上能达到。

小百科: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过中秋》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秋节,知道中秋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有关月亮的图片、传说故事、头饰、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2、出示图片:讲讲月亮的变化。(小朋友知道一个月中,哪一天月亮最圆、最亮吗?——15日。小朋友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引出中秋)

二、中秋的由来和传说

1、讲解传说故事。

2、理解中秋的由来和传说(复述故事与提问)。

3、知道中秋的习俗(吃月饼)。

4、拓宽了解:传统中吃月饼表示“团圆”。

三、我们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明天准备怎样过中秋?(和谁一起过?准备了什么食物?有月饼吗?)

2、游戏过中秋(划船游戏——月亮船)

3、我们一起过中秋——分尝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四、延伸

记录中秋时吃的月饼或者是你最想吃的月饼——绘画。

五、活动结束

《过中秋》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此处隐藏11127个字……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李白的《静夜思》)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同学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同学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

3、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小结:我国的诗*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探究三:秋天里的其他节日

活动五:了解重阳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出示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

让学生回答,教师根据答案做出回应,引出重阳节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吧。

2、重阳节简介: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生: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材料面。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3、重阳节习俗

师:刚刚我们提到了茱萸,它是什么东西呢?(出示图片)插茱萸呢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相传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生: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材料面。

①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②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③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④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⑤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活动六:各民族在秋天里的节日

1、苗族赶秋节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2、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望果”是译音,音为绕地头转圈,“转庄稼地”的节日。望果节广泛流行于XX农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

3、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4、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节日?

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秋天里更多的节日习俗。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秋天里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幸福,重阳节让我们知道重视亲情,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赶秋节、望果节、七夕节让我们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奇妙联系。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用心感悟秋天带给我们的收获。

《过中秋》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

2、通过做月饼,送月饼,买月饼,尝月饼发展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增强幼儿交往能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区:幼儿用书《秋日旅行》,各种月饼图片。

手工区:橡皮泥、月饼盒,彩纸。商店:各式各样的月饼、假钞,牙签,纸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引起幼儿兴趣

看,这是什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你们吃过月饼吗?你吃的月饼是怎么样的?它的形状、味道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说一说)然后出示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区角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手工区:在手工区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月饼盒,请你们将他们包装一下,看谁的漂亮?包好就可以拿到商店卖。如果卖完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商店:这是月饼商店,店里有谁?请幼儿扮演

阅读区:书里有很多的月饼,大家可以看一看有些什么样的?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听音乐结束活动,收拾整理玩具

五、评价幼儿活动

教学反思: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设计了这个节后开展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

《《过中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