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时间:2024-04-08 15:01:13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 ……此处隐藏4323个字……“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习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习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习。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习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习。(出示。课件)

1、小组学习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主席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